育龙网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修班 > 北京研修班

提升指导力 推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制度化建设

研修班网    yx.china-b.com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2日    来源:育龙网

近年来,高校师生关系不断发生变化。高教大扩招,研究生规模急遽扩大,导师数量也快速增长,同时导师人均指导的研究生也增加了,出现了师生接触减少、关系冷淡,导师指导力式微、导师责任无法落实等状况,甚至研究生和导师发生激烈冲突的极端事件也见诸报端和网络。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

导师指导力是指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能力,也就是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育能力。这里使用指导力一词,是强调在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中,导师主要起着指引、引导的作用,促进研究生的自主发展。

具体来说,导师指导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导研究生学习。导师除认真上好自己承担的课外,更重要的是帮助、指导研究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实践经历、研究的兴趣和方向等来制订学习计划。研究生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是必要的,更为要紧的是学会学习,能围绕学位论文研究的问题自主地学习需要的知识和研究的方法。二是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要严格训练研究生,让他们遵守学术规范,学习各种研究方法及如何组合运用。这些都需要在参加导师课题或其他科研实际活动中习得。其实完成毕业论文,尤其是博士论文,就是一个完整的科研训练的过程。从选择研究范围到明确选题,从文献综述、辨析问题到确定研究的真问题,从寻找研究的切入视角到选择好研究的方法,从多方思索到提出假设,从调研实验到数据结果的处理,从描述论证到结论的提炼,直到论文的完成,每个环节和过程都需要导师的指点和研究生的实际探索,研究生的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在其中孕育成长。三是指导研究生学会做人,也就是引导研究生的人格、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无须赘言,导师的指导力不是天生的,它是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导师指导力之高低是不一样的。同时,导师指导力是在对研究生的实际指导中体现出来的,已具备的指导力并不等同于实际的指导力,指导力必须在实际指导过程中体现。因此,要提升指导力,就需营造师生互动的良好环境。

一般来说,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历来是比较密切的,研究生与导师其实是科研共同体,研究生与导师一起开展研究活动和学习,学术上已不是初期大学生的状况,导师与研究生应该互相尊重,尤其是在人格上。

仔细分析新时代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变化,可以看到整个教育体制变化后出现的情况。

其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使教育体制、高校体制进行改革,出现了新的面貌,推进了高教的发展。但市场经济作用力的影响往往使某些教与学变成了经济行为,进而使师生关系成为知识商品交换中的卖方和买方的关系。如果它完全替代、排除师生间的学术关系、伦理上的道义和责任关系,师生作为“经济人”,彼此之间形成只有功利化的经济关系,导师的指导力也以经济的利益多少来体现,就会严重扭曲和恶化师生关系,会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不良的后果。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否认市场经济的作用,把师生关系完全建立和恢复到以前的状况,在认可师生的“经济人”关系时,仍然要建立和保持学术的伦理的关系。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师生的“经济人”关系也需要明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各自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目前师生关系的许多失范还在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因此,要研究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和健全高校科学管理的制度,规范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促进师生的学术、伦理关系的发展。

其二,高校目前形成的教师评价系统,较为注重教师获得的课题和科研成果,教师为了通过考核和提拔晋升,把主要精力投入有高显示度的科研成果上。导师为了有课题经费可带研究生,四处活动争取课题,课题多了需要人手,就组织研究生分头做。这似乎没有什么错。

发布者:ws2015

来源:研修班网本页网址:http://yx.china-b.com/yxzx/20090319/1089684_1.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研修班网 2003-202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011号
沪ICP备130023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