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潜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命运的建筑师,通过后天的努力,人其实是可以改变很多事情的,在经历了专、本、硕三级跳之后,我深刻的感悟了这个道理。
我是2003年6月专科毕业。一出校门,我马上感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一直到8月底,我都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久经周折,我还是回到了我儿时念书的农村中学,做了名代课老师,我想我不能就这样平庸得度过此生,我要向命运挑战。乡村教师的生活虽然有些苦,但是与学生相处让我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同时,这份相对闲暇的工作让我有机会继续学习,我准备考后本,然后考研。
2004年7月,学校里突然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我们学校有一个青年老师参加了硕士生入学考试,并且通过了。真想不到身边的同事竟然也有"考研同志"。于是我更坚定了我考研的信心。
11月,我赶到武汉大学报名,可是一直都没有收到准考证,后来才知道,专科生没办法直接考研。不过,此时的我已坚定了考研的这个方向。于是在我们那里的镇上报了一个本科的函授。就这样,我过上了一边教书一边读书的日子。由于底子太差,这一路走的确实很辛苦。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2005年11月,我熟练的去报完名,报完名后就开始看书,专业书把所谓的重点都背了,政治也把一本很大的辅导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英语呢,我把重点放在阅读上,做的张锦芯的阅读200篇,感觉还不错。一直坚持做到考前,考试时感觉文章也基本看懂了,分数出来后政治59分,英语52分,总分295分吧(这张成绩单我还保存着)。英语好象刚上那年的B类线,但总分差了,有朋友劝我调剂到C类地区去,我没有试。
2006年4月,省城的一个高中招我去代课老师。到省城后,和自己的学校比起来,我的心越发不能平静,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从小镇上考出来。新一轮的备战又开始了,由于要带12个班,而我又希望自己的每一堂课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所以复习的时间越发少了。我也郁闷过一阵,想着干脆就老老实实在这个中学教书好了。可是心里一直有团不甘的火焰在燃烧。最后终于排除了一切心理障碍,在每天很有限的空余时间里挤出时间来复习。
5月份我开始记单词,记完单词后我又看了看长难句方面的书。按照自己的计划我坚持复习英语,每天一两个小时,11月份报名后才正式进入备考状态:专业书籍从头到尾都细看一遍,然后归纳考点背诵。政治因为去年考得还好就没有花太多的精力了,只是把辅导书看了一遍,考前一个月左右开始背考点。英语嘛,就是针对考研英语加强基础,然后慢慢就琢磨出了命题人陷阱设置的规律,"发现陷阱就把它们一一挖出来!"考前一个月左右突然有那种求败的感觉了。仍然是重视阅读,还是用的张锦芯的阅读200篇。
至于单词,大家和网上都在推崇"循环记忆法"。就是每天记忆一定的单词量,一般是200左右,然后定期复习加深记忆。这种方法其实也很不错,我以前也用过,但是考试时就发现,很多关键的单词只是面熟,具体意思就不很清楚了,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后来我总结了一下这种方法的弊端有:
1,每天的记忆量太大,真正掌握的不多;
2,劳动强度大,很容易给人在考研复习的早期造成困难感和恐惧感;
3,最大的缺陷就是经过这种超强度的脑力劳动后,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认为自己单词已经记得差不多了,哪知道仅仅只是面熟而已!后来,根据考研英语的特点,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后,我给自己在记忆单词方面定了如下的目标:
1, 动词方面,要作到:认得、记得、用得;
2, 形容词方面,要作到:认得、记得;
3, 名词方面,要作到:认得。
这样一来既突出了重点,又减少了劳动量;既掌握了单词,又节约了时间,去年的考前备考我是异常的轻松,考试时也得心应手,成绩出来后也不用焦急的等待分数线的划分。
所以我觉得复习备考,一要态度端正,既要能吃苦,又要持之以恒;二要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不人云亦云。
我们应该适应应试教育的模式,彻底改变常规模式,为了做题而读短文,不要局限于短文意思的理解,应该上升到与命题人心灵上的碰撞。要学会与命题人捉迷藏,考研考的不仅仅是水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心计!我潜心研究后创制了一套反陷阱法,专门根据命题人的命题思路解题,从根本上排除命题陷阱的干扰。对的选项对在哪里胸有成竹,错的选项错在哪里一目了然!
最后成绩出来了,395分。顺利通过初试。复试对于专科生的我来说并没有那么轻松。当一同复试的同志们都已离去,我仍然在教室里加试。所幸我的专业课复习得比较扎实,所以并没有难倒我!
接下来就是等待,于是我又重新回到了讲台。喜讯一个一个的传来,先是我的本科函授毕业了。紧接着又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在学校传开,我被录取了,而且还是一所重点大学。至此,我又成功地完成了本科到研究生的蜕变。
考研对于我来说不仅仅只是一次考试,它带给了我很多对生活的感悟。不管考没考上,考研的过程都是一笔巨大的、宝贵的体验和财富,会影响我们的今后旅途。失败也好,成功也罢,它让我明白什么是必须追求的,什么是必须把握的,什么是必须执着的,什么是不可以打败的。很多时候,收获不在结果,收获在路上。只有真正敢于追求自己理想,并付诸于实践的人,才是有机会成功的人。考试大编辑整理
发布者:ws2015
来源:研修班网本页网址:http://yx.china-b.com/yxpl/20090422/1471750_1.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