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尚未找到工作的研究生群体中,男女比例有一定悬殊,本次调查还显示,与博士生相比,硕士研究生未落实工作的比例达96。19%。不少学生出自国内一流重点大学。而不同群体很多研究生求职失败有着共同的原因。
1基础学科发挥专业延展性
个案分析
小潘,北京某高校应用数学专业研三学生,尚未落实工作
由于所学方向比较专,小潘理想的就业目标是进高校当老师,但是一圈招聘会走下来,小潘发现一纸硕士学历已无法满足大部分学校的用人需求。而一些对自己有用人意向的单位,提供的岗位如销售、咨询等,在小潘看来和自己的学历差异太大。如今,离毕业还有三个月时间,小潘还在找寻中。
专家分析
目前毕业生尤其是一些基础学科的高学历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应拓宽自己的职业视野。从就业用人热门度来看,销售、市场、工程技术、软件开发、金融一直是需求最旺盛的,但并非一定要专业人才。因此,应用数学专业听起来比较专,但其就业领域是有延展性的,大概有三类可延展,第一类是软件、技术、网络公司,很多对产品经理,以及技术人员的招聘要求就是需要应用数学背景;第二类是和统计、分析相关的,如广告公司甚至快消公司的项目设计、客户分析等工作,也要求有应用数学背景;第三类便是金融业,最火热的分析师需要有应用数学背景。
2“曲线”硕士努力成为双领域人才
个案分析
小程,本科毕业于北京某高校外语专业,后考上北京一类大学社会学专业
小程本科毕业后考了知名高校研究生想增加就业砝码。但三年后,和她硕士专业对口的就业领域,主要是高校、党校、社科院系统,以及政府机关、研究所等,她的预期也是能进入类似这些事业编制的单位拿到户口名正言顺工作。可现实证明,自己进入“理想单位”的几率太小。如今,只有几家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向小程抛出橄榄枝,希望她去任职英语老师。
专家分析
必须旗帜鲜明地以终生职业为目的。否则,多一个学位,多一份精神负担、多一份求职压力、多一份年龄恐慌。以美国大学为例,美国大学的文、史、哲、数、理、化这些基础学科的本科生,几乎毫无例外都想通过这个本科进入另一个“研究生院”。这无非就是通过对大学后另一个学位的学习,获得进入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资格。这种求学和职业规划的思路值得我们借鉴。小程但却没想过硕士阶段的专业方向是否更利于就业。与是否有从业资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千万不要因为暂时没有就业机会,就去读另一个并不增加就业资格的硕士学位。
建议:目前既要培养综合就业素质,还要适当发挥第一专业即本科英语的特长优势,往双重领域人才方向发展。
3遇挫博士变通思路等待发展加速度
个案分析
陈一,为理论经济学专业博士,今年即将毕业
陈一当年读博时,一方面希望在经济管理领域有所深入,另一方面,他相信高学历和高收入、高岗位是成正比的。如今,陈一的博士研究方向让他觉得更适合进入高校或研究所。但由于发表的学术文章有限,陈一并未能进入正规高校和院所。而一些打着高薪求贤金融经济领域人才的企业,则认为陈一的学历文凭太厚、就业经历太薄而婉拒了他。
专家分析
一定程度上,博士学历的人群求职相对还是有些优势的。从目前智联的简历库来看,以3月19日为例,共有65万个需求岗位,要求硕士的有112099个,占16%左右,要求博士的有112488个,占16%左右。从学历注册和企业需求的对比来看,博士研究生则明显供小于求。当然,这些需求岗位主要集中在研发、管理类,领域涉及房地产、医疗、金融、航天、生物、工程等。另一方面,高学历并非和高收入、高岗位完全成正比。
发布者:ws2015
来源:研修班网本页网址:http://yx.china-b.com/yxdt/20090319/1089277_1.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