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我们的启示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上海小学教育改革的诸多举措也正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被驱动,那么未来上海小学教育改革的动力在哪里?
2008年,改革开放步入而立之年。上海的小学教育也正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也正在全面显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教育内涵发展问题、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问题、教育公益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呈现出深刻性、广泛性、长远性、多因性的特征。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解放思想,积聚智慧,继续深化上海市小学教育的改革?由本刊与上海师范大学小教所、上海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2008上海市小学教育发展论坛,围绕“基础”“民主”“公平”“效益”等关键词展开讨论,在回顾过去中汲取经验、教训,从历史沿革的轨迹中辨清发展的方向,以获得上海小学教育新的更大的发展的动力。
在破解“基础”难题中走向“民主”办学
究竟小学教育承担的任务是什么?目前小学教育中还有哪些有违教育规律的现象存在?万航渡路小学校长张雪龙首先提出了一个观点:不能什么都进校园;不能什么都是课程;不能什么都是教育的错。这一点在场校长颇有共鸣:禁毒、预防艾滋病、廉洁教育,对于这些社会问题的教育和宣传,学校成为了有关部门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阵地,似乎所有的问题靠“从娃娃抓起”,靠“小手牵住大手”就都能解决。有些部门看到中小学有校本课程,于是就要求学校想把这些内容做成课程,凡有社会问题又都会说是学校这个根源没有抓好。
“课程的设计首先要符合孩子身心的需要,有些内容实在离小学生太远,这样的课程不仅没有任何教育意义,只能是破坏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对于小学教育的基础校长们把意见集中到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层面。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余慧斌在实践层面提出:小学教育就应该是“养成教育”。
“教育不能总是轰轰烈烈,需要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这句话把讨论引向了深入。校长们有同感的是:当前小学教育改革中,各种教育理论纷呈出现,各种新概念、新名词陆续涌现。但是,当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否就是最适合的教育理念?从西方引入的教育话语能否解决我们自己的教育现实问题?
“我们的教育思想,应根植于自身的传统与现实。西方的话语可以给我们以启发,但决不能作为我们现代教育理念创生的基础。”邵春安提出的观点是校长还是要立足学校办学。“我们需要理念,但理念不能太杂。我们需要口号,但口号不能太多。我们需要举措,但举措不能太频。”张雪龙进而提出了三个“不要”:不要让教育违背教育的本义,不要让教育脱离教育的实际,不要让教育超越教育的职能。与会校长共同的呼吁是:理论界要增强为中小学服务的意识,避免照本宣科式的宣传国外的理论,要结合国情起到指导作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学校的领导能有比较长远的持续性,引领性的口号不宜多变。
要使得小学教育能真正“基础”起来,学校发展要以学校为本,校长负责制要在法律上予以保证。在有了这样的共识之后,民主办学这一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校长们聚焦起来。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为校长们梳理出民主在教育领域中实现的几个层面:政府公共事务中的决策民主;教育行政的民主;学校管理的民主;建立在师生关系上的教学民主。
在第一、二个层面尹后庆在与校长们的互动中很形象地把目前校长办学的民主化进程说成是“戴着枷锁跳舞”,国家课程给校长一定的限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向校长们要教学质量的同时,又要求把学校办出特色。“但是,就是这样跳舞,校长们舞出的效果也不一样,在上海的课程计划中,实际上也给了校长有一定的空间,如何在这个空间里面贯彻民主办学的理念,这是校长要去着力思考的。”
针对“教育教学中的民主”这一层面,卢湾区教育局局长唐海宝认为,学校营造民主环境,更为重要的意义落实在学生身上。他认为目前反映出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独立的人格。我们学生的思维品质中最缺乏质疑精神、批判精神,而这些东西的前提是什么?就是独立人格。而在一个非民主的环境里面,是难以培养独立人格的。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批判性思维、质疑精神,是我们小学教育将来要继续追求的价值取向,这也应该是上海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余慧斌的见解是:小学教育从育人或者儿童社会化的角度,要培养孩子的民主意识、民主习惯和民主素养,比如,学校少先队中的少代会也是一种民主意识的培养。另外,课堂中的民主应该更加引起关注。比如,协商性课程,对话性教学,互动式学习一直到选择性作业,应该体现学生的基本权利:主体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余慧斌说:“师生关系的核心应该是民主和平等。民主精神的核心就是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差异、尊重主体、尊重创新、尊重发展。”
民主是一种非常娇嫩的花,它需要优质的土壤,所以学校管理要营造民主的氛围。针对学校管理的民主,蓬莱路第二小学校长季蓱有一套完整的想法和做法。她把民主管理定义为“让广大教职工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应让教师有人格权、话语权、知情权、参与权、发展权。”在她的学校有10个方面机制和10项制度,包括:催人奋进的导向机制;激励竞争的上岗机制;自我完善的评估机制;体现自身价值的奖励机制;台阶式的成才机制;综合运用的民主协商制;财务、政务、校务公开制;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健全教师诉求表达机制;建立教师权益保障机制。在制度层面有:完善教代表提案制度与落实措施制度;健全问题矛盾出现后的调查处理研究制度;值勤校长制度;班子工作汇报制度和述职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联系群众制度;提合理化建议与奖励制度;少代会制度;家长委员会协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在唐海宝看来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激发教师的专业自尊和专业自觉,否则他们无法应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因为新课改要求教师成为一种教育资源,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在角色上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我做校长的时候,提出了两句话作为学校管理的口号:“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人人都有工作的机会”,这是我作为学校管理者对学校文化氛围、学校民主化进程、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诠释。”
余慧斌将这种管理上的民主上升“民主精神与现代学校文化”的层面进行讨论,他的观点非常独到。他认为,学校管理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不应该是再扩大校长的自主办学权,而是扩大校长通过教代会个个代表的民主办学权或者学校发展权。小学教育管理不能再停留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层面。制度必须上升为制度文化,管理必须凝聚成管理文化。
在追求“公平”中创造办学“效益”
谈起教育公平的问题,校长们似乎有着诸多疑虑:示范校实验校等学校类型的评比、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就近入学、校际之间不恰当的办学竞争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通过追求“公平”要给小学松绑,这是与会校长的共同心声,甚至一位与会校长面对其他优质学校的校长大声疾呼:你们要放轻松一点,如果你们都那么紧张,那么我们这些层次低一些的学校更无法松绑。
闸北区教育局副局长袁园作为一位区域教育行政官员,从她的角度解释了目前的现状:政府能做的是基本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社会的复杂性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平,比如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内也形成了教育的高区和低区,我们通过划片就近入学来解决公平问题,但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通过买房来造成另一个层面的不公平,只从教育行政的角度也很难解决这样的问题。
在她的引导下,校长们将目光放在学校具体的管理工作上。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校长卞松泉认为,校长关注“公平”,还是要从关注和改变身边不公平的现象做起,特别是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和做法应该加以分析、认识,并以校长所能加以积极的改变,以创造办学效益。大家把问题集中在几个方面——
均衡师资队伍。现在学校的硬件建设差距不大,既使在农村地区新建的漂亮校舍也越来越多。奉贤实验小学校长金哲民认为,区域间教育差异的源头在于师资力量的分配不均衡。靠单纯的支教活动是治表不治本的办法,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区域间师资的均衡问题。要治本的话,除了在收入上要错小差距外,主要是要形成学校教师的“造血”机制,搞好校本培养,薄弱学校才能做到人才辈出。
严格课程管理。教育公平也应强调教育过程中各学科之间关系的平衡,这也是让每一个孩子“上好学”的起点或基础。现在有几种现象在学校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学校学科课程不齐开,不足开。有的学校仅仅为了升学考试就刻意增加语、数、外学科的课时数;有的学校为了求太平,保证学生不出事,就随意削减体育活动项目,随意取消社会实践活动,从公平教育的观点出发,这些重视某些学科,轻视某些学科,甚至歧视某些学科的做法都是不公平的表现。而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国家提倡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就有校长提出评书、金融理财也要走进小学课堂。有校长提出,公平教育的前提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在创自己特色的时候不顾学生的发展规律强加“特色”,这是公平的表现吗?金哲民从实践层面出发的观点给不少校长以启发:严格课程管理是推进公平教育的一面重要措施,哪怕是特色项目的开设也应纳入课程管理的范畴。
恪守有教无类。不管是城市的孩子,还是乡村的孩子,不管是家庭富裕的孩子,还是家庭贫困的孩子,不管长得美的孩子,还是长得丑的孩子,生来都是平等的,那么其在受教育面前也应该是公平的、平等的。校长达成的共识是学校应该树立的一个明确的导向:在乎每一个学生。
“在实现教育公平的时候,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允许不允许差异?”新黄浦实验学校校长王洪伟的抛出了很多校长“只做,不敢说”的问题:“向公平要效益,看似是一个悖论。”
王洪伟的观点是:不仅允许差异,而且要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培养差异。教育公平并不意味着保证教育结果公平。人的天赋是有差异的,而未来社会说到底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因此,对于上海这座全国教育前沿的城市,应该率先探索体现公平和重视差异的协调与发展。再从社会本位的角度讲,也需要教育的差异。现代社会是多元结构的社会,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王洪伟在实践层面提出了向公平要效益的几个办法:要提倡学校办出特色;要有灵活多样的课程和评价机制;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他最需要的,或者说最适合于他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公平;尝试在学生评估和教育发展指导中运用专业的心理测量和测验。
在对立统一中寻找方向
两节论坛的讨论充满了对立统一,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之下,我们究竟应该用怎样的一种视角和思想方法来考虑当今小学教育的问题。校长们面临的问题都是外部环境和我们内部选择间的矛盾。如何从更广的视野中对校长的困惑进行了透视?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所长傅禄建提出了两个“对接”:教育和社会对接;基层和管理对接。第一个对接的涵义是教育要理解社会,而不是让社会理解教育。这是校长考虑问题的前提和方法应该是社会的需要是不是合理的?家长对学校所提出的期望是不是正常?如果是合理和正常的,我们应该怎样来应对。第二个对接的涵义是,校长看待上级的管理要发生转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教育改革基本还是自上而下发生的,思想的来源、改革的动力大多来自于上级而不是下级,对于教育而言,最大的解放思想是“以人为本”,但也是上面提出后下面来实施,但是三十年后,这个阶段就要过去,改革的动力源泉要发生改变,不再是自上而下,而是形成自下而上地推动改革的格局。从这个层面上看,今天的论坛的价值不仅仅是校长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我们还要从自身出发有相应的对策。
上海市教育学会张民生从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中寻找破解问题的方法。他认为第一是开放,我们要用开放的眼光去观察、吸取世界的成功经验;第二,改革的智慧在于立足于当前历史现实去寻找改革方向,讨论任何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不脱离历史背景,否则就是空想;第三,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被检验的,空等也会错失良机。
2008-07-04
发布者:ws2015
来源:研修班网本页网址:http://yx.china-b.com/yxdt/20090218/192917_1.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