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课程“缩水”、作业考试标准上网、学生作业可以自主选择、教学进度不再按部就班、学生创新能力列入“升学指标”……随着上海中小学、幼儿园第二期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一系列涉及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和教法创新的探索,正在上海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扎实展开,由此,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打造优质教育等方针,也逐步成为人们看得见的行动目标。
高中化学新教材中,高一学完“烃”的内容,便进入无机化学学习。可到了高二,教材中又出现了“烃的衍生物”,而此时学生已开始有机化学学习,“烃”的内容基本遗忘。一个知识点分在两个学年学习,类似现象时常让学生感觉困扰。上海市第二中学在推进课改过程中,用“统整”的“丝线”串起学科“来龙去脉”和学科之间“交叉渗透”的珍珠,使课堂变成汲取知识、锻炼能力和陶冶情操的“源泉”,这一举措,被专家称为是“二期课改真正落实到课堂的重大突破,对教师专业发展将起到引领作用”。
作为二期课改研究基地学校,上海市二中学在使用新教材中,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改变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对新教材单元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整合,不仅使知识点的系统性、结构性得到增强,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新课程实施中,该校将数学学科的有关内容整合到物理教学;在高中艺术课中,有机地将美术、音乐、建筑、文学、体育、影视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学校还将单片机的传感和控制技术引入传统的劳技课,通过信息课和劳技课的课程整合,形成新型的技能类课程,以“传感与控制”为主要教学内容,对全体学生开设了“简易机器人设计和制作”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上海市第18至22届“英特尔”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该校学生创作的科技作品均获奖。
上海二期课改,着眼于课程功能的发挥,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学校考虑到课程之间的功能不是凝固的,决定打开“通道”,将部分三类课程有机地统整在一起,组成学科的课程“模块”。如在语文学科课程的设置上尝试“4+1+x”的模式。“4”即安排每周4课时的基础型课程,主要教授新教材。“1”即每周安排1课时开设限定性拓展课,以文学发展史为线索,介绍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等,教师则采用“走班”的形式授课,既弥补新教材文学体系淡化后留下的空白点,又能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x”,则是由学生选择的拓研课,如、、等。这种基础知识和研究性学习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为基础性学习,即知识的建构提供帮助,也为研究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途径。
据悉,学期课程统整是徐汇区推进二期课改的重要探索,目前该区已有22所中小学开展了这项实验。
2008年1月7日
发布者:ws2015
来源:研修班网本页网址:http://yx.china-b.com/yxdt/20090218/192907_1.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