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龙网中国第一教育门户【咨询电话:010-51290949】
育龙网 >> 在职研修 >> 其他研修
东华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如何培养投资人才
育龙网校    WWW.CHINA-B.COM    时间:2009-06-03   来源:互联网
育龙网核心提示: 东华大学国际金融与投资专业研究生研修班,课程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学员修完全部课程,经考试考查成绩合格者,由东华大学颁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学费:20000元。

现在大学里所教的所有金融理论,所说的几乎都是“你无法战胜大盘”。有意思的是,这些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却被很多基金管理公司雇佣,要其战胜大盘。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眼下一说到职业投资人,好像都是要金融专业出身,以致现在的基金管理公司招聘的对象非金融专业或者是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材生莫属。但是,以我的经验,金融管理专业毕业的人通常做不好投资。

不是说这些人不聪明。恰恰相反,由于毕业生的预期收益很高,金融管理专业,尤其是名校的金融管理专业的入学竞争是很激烈的,所以,能够考入并毕业的通常都是一些智商很高的人。但问题是,大学的金融管理课程里的东西,对取得投资成功基本是没有帮助的,甚至会出现误导。我深知这一点,因为我学的就是这一专业。

我的实际经验似乎也验证了这一点。在我所接触的投资人中,金融管理科班出身的人固然不少,但真正投资业绩出众的人,往往却是其他专业毕业的,比如文学、新闻、哲学、化工、机械等。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我认为与金融管理专业学习的出发点有很大关系。

金融管理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国民经济、金融市场、企业运营中的规律,教授所教的都是经济周期、货币政策、资本定价、4P营销这样一些理论与模型,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在实际工作中制定政策、管理企业时更有效。但问题是,对投资者来说,了解什么是有效的或是没用的,关键是要能够发现无效性。

比如,对一些财务指标的研究对于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确实很有帮助,对企业管理、发放贷款很有用。但问题是,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些信息由于大家都知道有用,已经被反应在股票价格里了,真正有用的知识是如何用非常规、公众还不知道的方法发现新的信息。但如果是非常规、公众所不知道的知识,学校里也不会教。所以学校里教的知识,对投资也是没有用的。

如果单纯是没用,那么金融管理专业的学习对投资者来说,最多是没有帮助,至少也不会有害。但由于金融管理研究对规律性的过度追求,以至于它的一些结论经常会误导人们对投资的认识,以致会有害。

对于规律性过度追求的一个结果,就是如巴菲特所说,不愿接受“模糊的正确”而宁可要“精确的错误”。

对于经济学家,人们经常会说一个笑话:他在黑暗的小巷里丢了钥匙,却到大街上的路灯下来找,因为那里有亮光。但实际上,对经济学家来说,这样做确实更合理。因为,经济学家的任务是发现规律,有亮光的地方相当于有机会形成规律的地方,尽管几乎不可能找到钥匙,但至少从理论上讲还有形成规律的机会——说不定你的大脑有问题,你自以为在小巷里丢了钥匙,实际上并不是。但要在没亮光的地方,相当于没有机会形成规律的地方去找,就一点意义也没有了。因为即使找得到钥匙,但形成不了理论的话,那也是没用的。

其结果就是,一些看上去很精致但与实际情况没有任何关联的模型被金融教授们广泛传播,也被科班出身的投资专业人士广泛接受。而对一些很难模式化、规律化但对投资很有帮助的知识却被拒绝接受。

比如,现在很流行对基金进行评级。除了晨星,内地也有很多机构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在进行评级时,大家通常都会计算历史收益率、收益均方差、夏普指数等。然而,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证明历史收益率能预测未来的收益、均方差能代表风险性、夏普指数、晨星评级能显示基金未来的表现,但大家仍然都在乐此不疲地计算、发布、讨论、研究这些数据。为什么?因为人们发现不了有效的评估方法。尽管这些方法与现实没有什么关联,对于投资没有什么指导意义,但金融专家们却乐于接受,就是因为它们是模式化的。